如果是抽象玩梗的广告呢?好像又可以稍微停下来看一会,毕竟它大概率不难看。在如今全民造梗玩梗的时代,广告也要参与进来才会变得有意思。
前段时间,各个电子商务平台都开启了双11大战。在这一场没有硝烟的混战中,广告肯定少不了。而且,京东和天猫都不约而同地搞起了抽象派广告,不知道这算不算是一种默契。
今年京东一开局,就联手邓超搞起了抽象,特别是共同合作的《京东独家DUA》更是抽象到极致了。好一个让人措不及防的战术,看来今年双11,京东是要在广告里“整活”了。
![]()
在双11期间,各平台都在极力推广自己,尽可能地引起消费者的关注。谁要是能得到更多消费者的注意,谁就更有优势。
但是,如果只讲独家好物,那或许太平淡了,无法让我们消费者记住你。于是,这则广告创建了一个特别的符号“DUA”。
广告将“独家”的拼音“DU JIA”的中间部分去掉,就变成了“DUA”。这词读起来还真有点拗口,而且“DUA”和“大”在发音上很像,奇奇怪怪的,但必须得说真的很魔性,比“独家”更有记忆点了。
在短片开头,一句话就把“京东独家”给解释清楚了——“京东独家等于全网质量够好,还便宜的家电家居好货,只在京东11.11”。
后面围绕这句话,开始推荐京东平台的家电家居,例如无风透心凉的京东DUA空调、独家画质强的京东DUA电视、抽风实力派的超DUA油烟机......不断地列举不同品类,加深消费者的印象。
在短片中,邓超多次重复着那句“独家就是DUA,京东独家DUA......”,配合上邓超搞怪的表情和肢体动作,真的很洗脑。
![]()
![]()
短片的旋律节奏简单明快,加上不断重复的魔音“DUA”,带来一种很强的植入感。在这样快节奏的旋律下,十分适合随意地舞动,并且在加上肢体动作后,让这广告更具扭动感、更抽象了。
在重复口号加洗脑旋律的作用下,广告营造出肆意狂欢和释放压力的氛围,让我们消费者在视觉和听觉的双重支配下将广告“刻入DNA”。
![]()
在广告中,邓超不仅在松弛搞怪,还玩起自己的梗,例如“你说我是你的超级......独家”“gogogo,出发咯”。
![]()
![]()
此外,广告不仅有邓超自己的梗,还融入了一些新的谐音梗,例如在介绍京东DUA空调时说“你没风吧,没风吧”。听完一下子恍惚了,还以为是那句熟悉的“你没事吧,你没事吧”。
![]()
![]()
一句“京东DUA钛锅,‘钛’‘钛’‘钛’丝滑”,用谐音梗把锅的材质和特点都说明白了。
![]()
可以说,《京东独家DUA》真的是魔性洗脑、搞怪抽象且无厘头。这样的广告围绕一个简单、重复、魔性的符号构建,带来情绪刺激,并且通过上头的节奏和演绎,让消费的人在看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接收品牌信息。
在双11期间,京东还上线了其它广告,这些广告好像也同样有点意思。例如后续上线的“家电家居品质测评大撕”的广告,这部广告片延续玩梗风格。在短片中,邓超化身为家电家居品质测评大师,同样也是“大撕”测评陷阱的人。
此外,这几天,京东上线了与雷佳音合作的《雷捕头探案记》。这则广告讲述了雷捕头专扫家电家居行业雷区的“探案”故事,直击消费者“怕被坑”的消费痛点。
首先故事通过“探案记”的形式,将现实中的电商消费场景中的“雷”如质量黑洞、价格刺客和收费乱坑戏剧化为一个个“悬案”,让广告更有故事性。最后在每一个“悬案”侦破后再出现品牌信息,让“打广告”变得容易接受。
其次广告在视觉和听觉的设计借鉴了传统武侠片和侦探片的元素,例如昏暗的环境、混乱的氛围、烟雾缭绕的场景和紧张刺激的音乐等,把“探案”的悬疑感都展现出来了。
然后整部短片围绕扫“雷”展开,由京东神捕“雷捕头”来破局,解开一桩桩“悬案”。在剧情中,可以看到雷捕头的威严例如侦破“案情”时严肃的状态。
![]()
![]()
也可以看到雷捕头接地气的幽默感例如转场时“这是又来活了”、“这就来这就来”的台词设计,带来了一丝反差萌,冲淡了悬疑氛围下的沉重感。
![]()
![]()
今年双11,京东的广告采用简单洗脑的无厘头风格,以及戏剧化、场景化的悬疑喜剧形式,以此来与年轻消费者拉近距离,在碎片化阅读的环境中抢占注意力,让我们消费者有兴趣看完广告。
此外,在充斥着各种广告的电商大促时期,京东通过“DUA”“大撕”“雷捕头扫雷”这些特别符号创造记忆点,让消费的人在看到有点意思的广告后还能留下点印象,打破以往电商大促广告同质化模板化的局面,为双11期间的宣传推广添上不一样的色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