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产品介绍
-
米乐体育官网入口app:
近期,一组美海军F-35C隐身舰载战斗机的照片在社会化媒体上引起了广泛关注。这些照片显示,停放在“卡尔·文森”号核航母上的F-35C(隶属于美海军VFA-97攻击机中队)机身表面出现了大片锈迹,仿佛一堆废弃的铁块,视觉效果相当不佳。此情此景引发了网友们的集体嘲笑,一些人甚至调侃称这款战机的新涂装为“三氧化二铁涂装”,即俗称的“生锈”效果。这一现象迅速成为网络热议的焦点。
面对如此锈蚀严重的F-35C战机,许多人不禁要问,它还能可以称为“隐身舰载战斗机”吗?更令人关心的是,这种锈迹并非首次出现。洛克希德·马丁公司(洛马)曾声明,经过不断的技术迭代,F-35C舰载机的可维护性得到了显著提升,理论上这些锈迹并不可能影响到战机的隐身性能。但问题是,这种观点真的靠谱吗?考虑到我国即将投入到正常的使用中的歼-35隐身舰载机,能否避免类似的腐蚀问题呢?
F-35C舰载机的表面采用了HAVEGLASS V隐身涂层,其主要成分之一是铁氧体,这种涂层在吸波性能上很突出。然而,它对盐雾和潮湿环境极为敏感,容易受到氧化生锈的影响。舰载机是航母战斗群的核心组成部分,其战备状态直接影响整个航母编队的作战效能。然而,由于舰载机常常要在航母的飞行甲板上停留,70%以上的时间都暴露在海洋环境中,包括高温、高湿、高盐雾以及强烈的太阳辐射等极端天气条件下,这种长时间的环境暴露往往会导致舰载机的结构和机载设备受到不同程度的腐蚀,甚至威胁到飞行安全。
因此,各国都很看重舰载机的腐蚀防护,采用了各种手段来应对这一问题。美军F-35C隐身舰载机就选择了7075-T7452铝合金,这样一种材料在拉伸强度、断裂韧度和抵抗腐蚀能力等方面表现优异,特别是在应力腐蚀和抗老化性能上比前代材料有了明显提升。
针对F-35C机体表面出现的“锈迹”问题,洛马公司曾在2008年3月的新闻稿中提到,他们使用全尺寸样机进行了极为严苛的环境测试,模拟了海洋气候的种种冲击。测试结果为,这些模拟环境的损害相当于F-35C飞行了600多小时,但隐身性能并未受到显著影响。这也解释了为什么美国海军在F-35C机体出现锈迹后,仍然公开发布相关照片的原因之一。美军似乎并不十分在意F-35C表面的锈蚀现象。
不过,需要指出的是,洛马的声明并非无懈可击,尤其是海洋环境的复杂性和恶劣性,远超于了模拟环境所能再现的情况。尤其在海外部署或驻扎期间,美海军通常会通过定期的擦洗或清洗来减少腐蚀问题,同时进行重新喷涂有机防护涂层,以此缓解海水对战机的腐蚀。然而,关于隐身性能是否受一定的影响的问题,美军方面始终未作明确回应。
值得注意的是,舰载机在海洋环境中出现不同程度的腐蚀问题几乎是不可避免的,未来我国的歼-35舰载机可能也会面临类似的挑战。然而,这并非由于技术上的原因,而是装备使用环境决定的。如果完全想要避免腐蚀,唯一的办法是让舰载机远离海洋,但这显然是不现实的。
面对这一挑战,中国的歼-35舰载机可通过多种措施减缓腐蚀的发生。首先,严格的清洗制度是不可忽视的一环。例如,美军规定航母每次出海时,舰载机至少需要每7天进行一次清洗,预计中国海军也会采取类似的维护保障措施,以确保歼-35舰载机的良好状态。其次,能够正常的使用缓蚀剂,特别是在一些不易清洗的区域,硬膜和软膜缓蚀剂能够有效地提升抗侵蚀的能力。此外,排水和通风也至关重要,按时进行检查和清理排水孔,避免积水,还可以在必要时增加额外的排水通道,从源头减少腐蚀风险。再者,舰载机表面涂层的损伤(如碰撞和摩擦)可能会引起涂层失效,影响防腐效果。针对这一问题,能够最终靠使用快速修复套件进行及时补救。
通过这些综合措施的应用,中国的歼-35舰载机锈迹的出现频率和面积,可能会比美军的F-35C少很多,也不会像后者那样引起公众的过多关注。尽管如此,很多人认为,美军在隐身舰载机的使用与维护方面无疑为中国提供了重要的借鉴经验,因此中国海军并不是特别需要过度担忧。然而,控制腐蚀问题的范围不仅能降低维修成本、缩短保养周期,还能够有效延长舰载机的常规使用的寿命,提升整体战备能力。
对于中国的歼-35舰载机而言,做好防腐蚀工作不仅是对装备的负责任态度,更是提升整个航母战斗力的重要的条件。我们大家可以看出,这种细致入微的关注和措施,正是中国海军在装备建设上展现出的严谨性和长远眼光。